標題:
海岸垂釣巧拖制勝
[打印本頁]
作者:
Cynthia6471
時間:
2010-2-4 06:19
標題:
海岸垂釣巧拖制勝
拖釣」的稱謂是本地釣友行話。在本文「拖」與「釣」相結合,它的表述意思是:在拋竿釣的基礎上,結合浮游磯釣相似的釣組和曳拖釣的運動原理而形成的一種岸釣方法。這種垂釣方法的核心是:岸釣(拋竿,浮釣、運動)。「手感」是「拖釣」是否中魚的惟一訊號。
如此描述,會遭到部分釣友的質疑:整個一浮游磯釣的翻版嘛。我的理解是:第一,從垂釣技法在大連地區流行的時間上來甄別,「拖釣」在大連流行很多年了,那時候大概還沒有幾人聽說過浮游磯釣這個名詞呢。第二,名聲顯赫的浮游磯釣對釣具要求甚嚴,使用的是專用釣竿和釣組。以浮漂為例,浮游磯釣的浮漂具有兩種功能:帶動鉤餌浮於海面和便於施釣者觀測魚訊,而「拖釣」的浮漂僅限於浮起鉤餌避免或減少掛底。第三,浮游磯釣的釣點多是在縱深入海較遠的礁巖上或是孤立於浩瀚大海之中的荒島上,那裡水深流急,釣組的運動力是海流施予的。而「拖釣」則不同,這種釣法的釣點多是淺水區,水流趨緩或根本無流可談。這樣,必須在遠距離拋甩釣組後緩緩收線,才能帶動釣組呈運動狀態,也就是說,釣組的運動力是人為地施加的。綜合上述三點,完全有理由承認這是一種民間釣法。
一、巧制浮漂配釣竿
岸邊水域水層過淺,地形複雜,水中礁石林立,各種海藻繁茂,在如此的條件下施釣,如果運氣不好,一天被「剋扣」三五個釣組絕不稀奇。以每支浮漂10元計算,一天也得三五拾元。如果採用進口的「阿波漂」,光浮漂一項開支就會在兩百元左右徘徊,可是非一般工薪階層承受得起的。
上層漂的製法:選用一漁網上的圓形泡沫浮漂,要求中間有孔。用刀子將浮漂修成橢圓形,將孔內置入重量適宜的鉛墜,再用鐵絲將鉛墜固定住,上、下各設一環。上端與主線連接,下端連接腦線與鉤,腦線的長度視釣點的水深而定。為了使鉤餌能順利沉入設想的深度,在鉤子的上方可加設小咬鉛一枚或多枚。製作這種浮漂的要點是,應充分考慮到鉛墜、咬鉛和鐵絲的重力之和,不能超過泡沫浮漂的浮力,以確保整體漂組(釣組)浮於海面。
截取一段比重較大但小於海水比重的木桿,用電砂輪把兩端打磨成錐形,在兩端各鑽上一個小孔,一孔拴接主線,一孔連接腦線與鉤。這種浮漂的最大優點是取材方便,並且由於木質自身的重量,可免去另行加墜。由於同屬上層漂,腦線上的咬鉛與鉤的設計與圖1完全相同。這還是一款純正的環保釣組。
底層漂的製法:選用比重小於金屬而大於海水比重的橡膠塊、電木、硬質塑料棒和部分比重大於海水的木質,其形狀與重量只要便於釣竿拋投即可。這種浮漂的工作原理是「以漂代墜」或「以墜代漂」。因為漂子的用料比重略大於海水比重,在輕緩拉動力的作用下,配合揚竿動作,底層漂會呈緩慢、有規律地跳躍式運動,帶動鉤餌。由於這種浮漂本身沉入海底,故腦線上沒有設咬鉛的必要,其鉤子的連接實行漂後鉤。
關於釣竿,其種類很多。上佳的品牌是從異國他邦舶來的浮游磯釣竿,分輕磯釣竿(磯上物竿)和重磯釣竿(磯大物竿)。浮游磯釣竿雖精美絕倫,但其售價不菲,加之伸展後竿體過長,不宜拋投,岸釣使用時頗有不便,故不是很流行。在大連地區,釣友們多使用3米至3.6米的海釣拋竿替代,其實用性竟也毫不遜色。
二、巧施釣技識食性
「拖釣」的精髓是:變魚找餌為餌找魚,是人魚公平競爭中的一種對人極其有利的做法。不客氣地形容,是「詭計多端」的釣魚人為無辜的魚兒設下的一個更具誘惑力、殺傷力的陷阱。在餌鉤找魚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將釣組拋遠和來自人為外力的作用使釣組移動,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關於食性這個敏感的話題,最主要在於釣點內的魚種及攝食習性。以鱸魚為例,在大連海域多有分佈,但能夠用傳統的拋竿底釣將其請上岸的釣友很少,能將體長近1米的大鱸魚拿到手的更是少之又少。是不是淺水區的鱸魚只「觀光」不食宿呢?這種可能可以完全排除。筆者認識一位釣友,其釣齡近二十年,但還沒有制伏鱸魚的經歷。他對我這釣魚新手能將4.6千克大鱸魚收入護中一直持有懷疑的態度,對90分鐘內斬獲12尾大鱸魚更是笑呵呵地直搖頭。直到有一天兩人同行並親眼目睹了筆者將一尾4.1千克的大鱸魚裝入他的魚護中,他才流露 出一直「珍藏」的佩服的表情。這次成功的表現,使用的辦法即「拖釣」,配上層浮漂,用六線魚肉為釣餌,在慢速運動的誘惑下,攝食兇猛的鱸魚豈有不上當之理!
還有,在黃海、渤海大量生存的黑鮶,船釣效果沒得說,可白天岸釣能釣獲的卻很少。那麼,是不是就沒辦法了?答案是否定的。用上層浮漂配淡水小泥鰍或六線魚肉,採用夜釣,效果出奇地好。對付黑鮶的具體操作,釣友可參考《中國釣魚》2002年第九期17頁《岸釣黑鮶暗活》,這裡不再詳細敘述。
有海中「鯽魚」之稱的六線魚,在大連地區是海釣的主打對像魚,釣友們多採用拋竿底釣擒之。可釣獲量怎樣呢?很多時候,10小時的收穫也僅夠千克。還是我那位釣友有辦法,他將從我們那學來的釣鱸魚、黑鮶的辦法變通了一下,採用底層漂、配「長海」307小鉤,上鮮沙蠶餌,同等的垂釣時間,獲魚量卻是我等四五人的總和。
由此可見,垂釣技法的改變,再加上餌料運用的正確,在「不起眼」的釣點亦會有不平凡的戰績。
三、科學選點巧安排
懂得了釣組的製作,釣具的匹配,釣技的運用,也懂得了釣餌的變化,不是就可以逢戰必勝。原因在於:正確的垂釣方法,適口的餌料,還要有魚情對路的釣點,要熟知釣點內棲息的魚種。假設在鱸魚、黑鮶出沒的礁石區,如果使用底層浮漂來應對,不堪設想的結果是:對像魚不曾謀獲,但釣組的損失會很慘重。同樣,在六線魚密集區,如果採用上層漂配小泥鰍或六線魚肉為餌,所能換來的只能是一身疲勞。
另外,不同地區、不同季節、沿岸淺水區所棲息的魚種有很大差異。在大連市內四區沿海各釣點,「拖釣」鱸魚的季節在每年5月至7月中旬,而且單尾重也絕對「夠意思」。過了這段時節,很難再找到鱸魚。就在距市內不足百里的金州區,令釣友夢寐以求的鱸魚游弋在海邊直到10月,有釣友竟日獲六十多尾。還有黑鮶,每年9月至11月中旬,只要「天公作美」,夜間漲半潮到退二分之間,一竿「拖釣」也會有三五千克之多的收穫。將垂釣季節提前或拖後,則收穫寡而個體偏小。惟有六線魚,從早春4月至初冬11月,多半年的時間內都有收穫。
四、靈活機動變差異
泱泱中華大國,海岸線曲折延長18000千米,南北氣候差異很大。各種魚類的棲息習性、繁殖習性、洄游習性和攝食習性都有不同。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北方的狼嗜血肉,南方的狼就沒道理拜佛。只要欲垂釣之對象魚屬兇猛肉食性或雜食性,用這種「拖釣」的方法定會有較好的回報。但釣友們也不可墨守成規,應考慮到各地的不同條件,適時改良釣組,變換釣餌,以期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
歡迎光臨 More Joy♪樂活天地 (http://sweethill.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