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漫畫電影能成「搖金樹」 難做「常青樹」
[打印本頁]
作者:
ccarter0329
時間:
2010-10-8 00:23
標題:
漫畫電影能成「搖金樹」 難做「常青樹」
由休·傑克曼、李夫·雪瑞伯聯袂出演的漫畫電影《X戰警》前傳——《金剛狼》,成為暑期檔開門大片,自上映當天,這部由華夏電影公司發行的大片票房就達1000萬。同時這部影片北美、全球票房一片飄紅,首週末斬獲8700萬美元,為全世界的電影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漫畫改編電影一直是商家的「搖錢樹」,像《蜘蛛俠》等都是系列成集,屢創輝煌成績,但在票房神話背後,很多作品也如一陣颶風,來勢兇猛,平淡收場,難給觀眾留下回味。最近在《金剛狼》上映之時,《美國娛樂週刊》評選出影史上21部最差勁的漫畫改編電影,《蝙蝠俠》、《超人》榜上有名,觀眾大多認為這些漫畫電影故事簡單、人物刻板,「完美」英雄模式已讓人審美疲勞。由此看來漫畫電影系列在擁有「品牌」號召力的同時,想保持「常青」並不是件易事。
「漫畫」改編電影打造了一個個無所不能的「漫畫英雄」形象,有著深厚的品牌基礎,擁有龐大的動漫迷。這些漫畫英雄往往以拯救人類為己任,並集中了觀眾內心渴望的種種美好和強大,在先進的特技包裝和富有戲劇性的故事中,「漫畫」英雄讓觀眾感覺就是活生生的人,他不再局限於書頁之中。然而很多漫畫電影中的主人公塑造往往平面化,缺乏深刻的性格表現,更多是空有品牌效應的符號化形象。「超人」、「蝙蝠俠」、「鋼鐵俠」都存在這類問題,其系列篇章不斷衍生時,觀眾對這樣的「符號化」主角逐漸感到乏味,缺乏個性魅力的人物塑造讓這類作品無法延續。
然而劇情過分兌水、故事流於俗套,已經成為漫畫改編電影的最大問題。這一方面本身源於漫畫作品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創作者忽視了劇本基礎,誤認為漫畫電影只是視覺產品。鑒於此原因,不少文藝片出身的導演被邀請拍攝動漫電影,製作方看重的是他們對於故事細膩的講述技巧、人物內心的表現能力。《金剛狼》導演加文·胡德對於電影劇本非常看重,文藝片出身的胡德將焦點投向人物的身世之謎,結構很經典,增加了更多戲劇衝突與懸念,讓這類簡單的英雄拯救世界的俗套情節,一波三折更有看點。
在對動漫遊戲進行電影化改編時,並不是每一個經過改編後的電影都能夠成功,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李安在好萊塢拍攝的《綠巨人》就是一個例子,這部電影雖然上映初期票房還可以,但是它的持久力顯然不足,結果成了李安在好萊塢的一次「滑鐵盧」。而環球公司在放棄李安之後,推出的《綠巨人》續集仍然不溫不火。對於一些漫畫系列作品改編時,其漫畫作品本身會局限電影的創新性,電影中的人物形象會比較基於原來的形象,缺乏創造力,在每部續集中,不能及時加入吸引觀眾的新元素,便很難刺激他們的觀影胃口。
歡迎光臨 More Joy♪樂活天地 (http://sweethill.info/)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