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磯竿帶漂的使用技巧(2)

  手竿的水線在水裡是垂直的。而磯竿帶漂,尤其是活墜打遠,無法每次都打得很準,前後左右水深不一,也就不可能把漂調得那麼精到,「粗放型」調漂在所難免 ─只能將水線留得長些,拋入釣點後,浮漂平著或斜立於水面,靠搖輪緊線,來使浮漂立起、定好釣目。這一來,水線必然不再垂直,而是向岸的一方斜著。不過若是活墜,這樣卻恰好歪打正著─ 水線斜著,魚吃餌拉鉤時、從活墜中走線的磨擦力就會減小,魚的異感小,吐鉤情形減少。當然這個斜度也當適度,水線留得過長、斜度太大,將適得其反,造成咬鉤時反應遲鈍。若用死墜,不牽涉「走線」磨擦力問題,應盡量將水線調得剛好,魚吃餌拉鉤直接反應到浮漂上,水線越垂直,反應越靈敏。

  用懸墜釣組則更應注重調校精確了,所以磯竿帶漂釣若用懸墜釣組,因拋投落點不會每次都像手竿拋得那般精確,固爾應首先有個前提,就是水底相對要平,不能東深西淺、前凸後凹。水底平坦、深度基本一致,打得前一些後一些、左一點右一點也就不會對漂的精確度造成太大影響。如水底不平,那麼最好捨棄懸墜釣組,取笨釣釣組或活墜釣組。其實笨釣釣組若調校精確了(調平水、釣一目),也是相當靈敏的。若講靈敏度,可能唯有活墜釣法略差一點,魚咬鉤拉動鉤餌時,要通過通心墜感受並克服掉大立漂的所有浮力,異感就大、易警覺吐鉤,另外浮漂反應也相對遲鈍。當然這個弊端也不是無法解決,我的經驗是,在活墜上方的主線上離活墜15公分處加一點鉛皮,(可用台釣的鉛皮座,以太空豆固定其位;也可在魚線上捲上一點醫用膠布,直接將鉛皮捏在膠布上),用這一鉛皮克服掉活動立漂的大部分浮力。具體調校方法:磯竿上好繞線輪、穿好線,先不上活墜和鉤組,只捏好鉛皮、調漂,鉛皮重量應能使漂立起來並外露4目左右,然後裝上活墜和鉤組,拋入釣點調「釣目」,若是漂外露不足4目,說明水線是垂直的,就應將限止漂位的太空豆向上捋,直至漂外露達到4目或超過4目(漂斜在水上甚至平躺水面),說明鉛皮與活墜一樣也落底了,這時搖輪緊線,緊到漂立直、並且外露小於4目(一般留2目就可以了,與台釣竟是相仿:調4釣2),這時漂的浮力已將鉛皮從水底提起,它已能起到克服立漂大部分浮力的作用了。歸結一句話,等於是魚咬鉤時不須再克服整個浮漂的浮力、而只是克服兩目的浮力,異感大減,吐鉤概率減少,靈敏度也高多了。

  觀漂與提竿。寒水咬鉤輕,這已是常識。既使是鯉魚咬鉤,儘管多數情況還能使浮漂沒入水中,但浮漂只上下晃動、不提則吐鉤的情形已大大增加。所以寒水垂釣應嚴密注視浮漂的任何動靜,有一二目的輕微頓晃,提竿就可能中魚。不少釣者還像夏日垂釣那樣,見到這種顛動以為只是咬鉤的開始,只伸手把竿、作提竿準備,等待著隨後的「送漂」或「黑漂」出現,可是,往往後面的「節目」便再也等不來了,訊號表現完畢,魚已吐鉤而去。拋遠觀漂吃力,並且由於咬鉤輕、必須隨時發現浮漂微小變化,所以磯竿帶漂釣,一人看一竿最好,最多看兩副竿。而且竿都應架於身前,伸手就能抓到,以保證咬鉤時提竿快捷。另外,由於打得遠,且帶著浮漂,魚線的水線與風線有個很大的九十度角,提竿力傳導到魚鉤相對遲滯,所以與手竿相比,磯竿帶漂的提竿也需要反應更快更敏捷,提竿幅度和力度都應相對大些。

  關於用餌不再細說,只是釣鯽魚用專用商品餌時,應選用比重稍大、霧化不要過快的餌,如丸九黃鯽類。

  選位。最好選順風或逆風釣位,側風釣位風大時浮漂易被風線帶得沒入水中,而為使漂不入水,則須加大浮漂,導致反應遲鈍。並且拋鉤時較大側風也會使魚線在空中出現很大的大弧,即不利自己垂釣,也妨礙相鄰釣友垂釣。如若地形所限或魚窩所致必須側風垂釣,那麼有一個竅門可以較好地控制拋鉤時釣線大弧的出現:打竿時勾線的手指鬆開後,在鉤墜飛出時隨即將竿梢放低、壓竿尖入水。在壓竿入水過程中,鉤墜飛程已近大半,竿尖入水後阻滯出線,而鉛墜在慣性重力下仍在前行,這樣就可在魚線沉落前最大限度地將此弧拉直。相反,打竿後竿舉得越高,魚線沉落前被風吹出的弧度就會越大。拋鉤完畢架竿時也不要忘記擺動竿尖使水面的風線沒入水中,架好的釣竿也要竿尖入水,減小風對釣線的影響。

  早在幾年前,筆者的「寒水海竿帶漂釣」,就曾被許多釣友作為非常實用的實戰技法廣為推崇,當初那篇文章在釣魚雜誌上一刊發出來,即有魚具店將它大字謄抄、張貼於店堂,向釣友傾情推介。那時還沒有磯竿,後來少數人開始識見它,管它叫「手海」,再後來,才逐漸以它代替海竿,用於淡水池塘釣。與「海竿帶漂」相比,武器進步了,釣法也有了諸多不同,對於新型戰法,理所當然更該大力推廣之。當然,我說「主要用於寒水期」,但並非只寒水才用它,在很多情況下,夏天這個釣法也是很好用的,尤其是釣鯉魚。比如,遇到放水、水位突降,魚受驚歸於池塘中間時;或是釣魚人多、人聲嘈雜、魚不就邊時;再或是水太淺(手竿只有一尺左右深)時,等等情況下,磯竿帶漂都會比手竿獲魚多。
返回列表